②防止粉末状、颗粒状的糖类食品吸潮结块僵硬现象;
③使食品表面有光泽;
④作为稳定剂,防止产品干缩变形;
⑤具有保鲜作用。在浸泡水果蔬菜的糖液中.加入一定量的明胶溶液,以使果蔬表面形成保护膜.可以保证食品的天然风味和新鲜度;
⑥防止食品腐败。延长食品的保存期;
⑦提高挥发性食品成分的保存性;
⑧调整溶解度,等等。
胶原蛋白在医学及工业上的用途
胶原蛋白具有下列特殊性质,因此能发挥多种生物功能:
1. 组织与架构
2. 支持及保护
3. 生物力学物性----强韧性及延展性
4. 控制分子通透性
5. 促进伤口愈合与组织修复
6. 节细胞与组织的生物功能
七、胶原蛋白获取
1、最普通的方法是通过食物获取
比如牛蹄筋、猪蹄、鸡翅、鸡皮、鱼皮及软骨这些含胶质的食物中都含有胶原蛋白。多吃这类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胶原蛋白。但是这些普通食物中的胶原蛋白都是大分子蛋白质,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,因此,如果想要改善皮肤,用这种方法效果并不会太明显,而且这类食物大多脂肪含量较高,不适合爱苗条的姐妹经常食用。
2、人工提取
由于通过食物获取不易吸收等原因,人们开始从动物体内人工提取胶原蛋白,做成人体容易吸收的小分子量,然后外用做面膜或者口服。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,工艺不断革新,这类提取产品越来越容易被人体吸收。
这类胶原蛋白又有很多种。比如寡肽和多肽之分、从牛体内提取的和从鱼鳞提取的之分。
寡肽产品最易吸收
现在最新的,吸收最好的应该是寡肽产品了。相对于多肽胶原来说,寡肽的分子量更细,吸收肯定是更好了。不过寡肽胶原蛋白提纯技术属于国内顶尖的技术,产品多数用于出口,在国内市场上不如多肽的常见,如果买的话,最好到淘宝网上进行网购。
对于胶原蛋白产品,在网络上众说纷纭,各说各的好处。由此,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,来为各位浅显地讲解一下。我尽量从通俗易懂,简明扼要的角度出发。
原料粉
原料来源:深海鱼胶原蛋白基本采用鱼皮为原料。浅海鱼胶原蛋白为鱼鳞胶原蛋白。
从检测结果上看,鱼鳞胶原蛋白的羟脯氨酸含量偏高一点,但是由于鱼皮胶原蛋白中富含弹力蛋白,对于改善皮肤松弛,延缓衰老的效果会更明显。另外鱼鳞胶原蛋白由于原料来源的问题,需要进行脱腥脱臭处理,一般使用活性碳在吸附杂质。对胶原蛋白会有一定的损耗。因此无论从工艺还是效果上,鱼皮胶原蛋白更适合为人体吸收。
药物残留:考虑到浅海养殖中存在的饲料来源和水源污染的问题,深海鳕鱼的品质和安全性显然要高于浅海罗非鱼。
生长速度以及营养价值:深海鳕鱼生长主要在寒冷海水域,野生条件下,生长速度较慢,罗非鱼主要生长在高温淡水水域,人工饲养条件下,生长速度较快。因此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看待,深海鳕鱼要高于浅海罗非鱼。由于胶原蛋白售价不菲,而鱼皮胶原的低抗原性、低过敏性、酶解胶容易,所以深海鱼皮胶原蛋白适合所有人群食用,也是销售者的理想选择。
萃取工艺
酸碱水解与酶解的差别
工艺决定产品的质量。有酸、碱 、酶法等工艺。酸、碱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,成本低廉,可以解决胶原蛋白的腥味问题。但是会导致胶原蛋白变性,氨基团分子结构造成破坏,从适合人体吸收的三肽结构纠结为杂乱的肽链结构,吸收率下降,产品功能降低。酶法工艺为目前最为理想和安全的技术,不会破坏分子结构,但相应的萃取成本也高。在酶法工艺下的萃取的胶原蛋白产品,质量差距分化比较大。主要体现在纯度、色泽、味道、澄清度、分子量、灰分等方面。
分子量
直接萃取所得到的胶原蛋白分子量非常大,不容易被吸收,所以需要把分子量缩小。安全的是方法是酶法剪切。均分子量一般控制在3000Dalt的多肽产品就可以了,这个范围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胶原蛋白分子结构,保持其活性,又解决了分子量过大,吸收难的问题。过分处理分子量的寡肽产品,容易破坏其活性,降低使用价值。目前采用先进的定向酶切、变性、干燥、萃取等技术,结合各种不同的分离纯化技术,将鱼皮胶原蛋白进一步提纯,获得分子量集中在3000Dalt左右的鱼皮肽原肽,更加容易吸收。
胶原蛋白、胶原肽和胶原三肽的分子量比较
胶原蛋白,胶原多肽及胶原小肽的比较 |
|||
胶原蛋白 | 胶原多肽 | 胶原小肽 | |
分子量 | 1000000~300000 | 2000~3000 | 1000以下 |
结构 | 三级超螺旋结构 | 线状 | 短线状 |
消化吸收率 | ≤1% | 40%左右 | 90%左右 |
皮肤吸收 | 极微少 | 能吸收 | 极易吸收 |
综述
消费者在购买胶原蛋白产品时,需要综合考虑:原料来源、工艺、纯度、色泽、味道、澄清度、分子量、灰分等指标,这是综合性的,不能单看待一个指标,当然性价比也是首要考虑的。